9月26日,怀柔科学城科学设施平台赋能产业发展项目签约大会举行。会上,13个重大合作项目集中落地。其中,实体投资类项目未来预计实现超50亿元投资、带动产值超400亿元配资平台查查网,标志着怀柔科学城正向“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”加速迈进。
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此次签约的13个项目聚焦能源、信息智能、生命健康、仪器四大战略领域,围绕新型换流装备、IGCT功率器件、灵活燃煤发电、航空气象预报、摩擦纳米发电等一批核心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,推动怀柔科学城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形成先发优势。同时,本批项目以推动产业升级的实体投资为重点,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、航空装备智能化升级、生命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,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硬核支撑。
此次签约项目中,6项为怀柔实验室转化项目,中车时代半导体、江苏宏微科技、东方电气、哈尔滨电气、上海思源电气、中国能建等行业领军企业,与怀柔实验室、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建立合作关系,围绕新型换流装备、IGCT功率器件、灵活燃煤发电技术等前沿方向开展联合攻关。
目前,怀柔科学城已迈入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,已集聚1个国家实验室、3家新型研发机构、一批科技领军企业,以及中国科学院21家院属单位和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多元创新主体,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最完善的地区之一。围绕物质科学、生命科学等五大科学方向,已落地37个科学设施平台,是全国布局强度最大、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,开放共享机制持续完善,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撑。“依托怀柔实验室的科研实力,我们能更快实现新型电力器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,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20亿元。” 中车集团株洲研究所副总经理李鹏表示。
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怀柔科学城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,为签约项目提供全周期服务,确保项目快落地、快见效。怀柔科学城已累计落地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87个。未来,怀柔科学城将持续秉持开放合作理念,完善创新协同机制,汇聚全球创新资源,与各方携手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,进一步开放科学设施资源、优化“政策包+服务包”支持体系,推动更多项目加快落地见效,同时吸引更多领军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入,打造“科学设施+产业生态”融合发展样板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
编辑/胡克青
(北京青年报客户端)
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